瀏覽數:597 推薦度: 投票數:0評論數:0 | ||||||||||||||
河北邯鄲永年區“小螺絲”搭乘電商快車 | ||||||||||||||
核心提示:在河北鋪社區,像趙成剛一樣靠緊固件致富的人有很多。社區共有1406户、4930口人,2018年整個社區經濟總收入達59.8億元。社區共有大小企業400餘家,商店門市1000餘個,在外地經銷緊固件的門市有400餘家,全村90%以上勞動力從事緊固件行業。 | ||||||||||||||
“吃穿不愁,逢年過節還能出去旅遊,這就是幸福的小康生活吧。”近日,説起自己家的小康生活,邯鄲市永年區河北鋪社區80後居民趙成剛喜笑顏開,今年國慶中秋假期,他給員工放了假,自己帶着家人逛了省園博園、磁縣開河馬頭,還去河南洛陽應天門“打了個卡”。 邯鄲市永年區臨洺關鎮河北鋪社區就是原來的河北鋪村,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社區。走進該社區,筆直的街道、搖曳的樹木、各色的鮮花、整齊的房屋,以及品類多樣整齊停放的私家車,都顯示着這裏居民的小康生活。河北鋪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緊固件也就是俗稱為“小螺絲”的生產銷售,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緊固件生產銷售集散地,曾獲評“2014年度阿里巴巴淘寶村”稱號。從小生長在這裏的趙成剛耳濡目染,也加入了緊固件生產銷售的大軍中,開始了他的創業故事。 2006年,趙成剛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門面幹起了緊固件銷售。“剛開始沒客户,就學別人印了點兒名片,跟着物流大車到全國各地市場散發,大車卸完貨我就跟着回來,或者轉戰到另外的五金市場繼續發名片。好在要啥樣的產品村裏的廠子都能有貨,生意很快就做起來了,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有大幾十萬元的銷售額。”趙成剛回憶。 隨着電子商務的興起,趙成剛也及時轉變思想觸了網。2014年他幹起了網絡銷售,開通了誠信通等客户端,同時在網站維護、網絡推廣上加大了力度。“網銷最開始一天也就兩三萬元交易額,發展到現在一年的銷售額能達到六七千萬元。其中最大的一筆線上訂單差不多是600萬元。”趙成剛説,如今他線上線下互補,線上推廣聯繫客户,線下成交發貨。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,趙成剛當年20平方米的門面房如今已發展成為近2000平方米的永年區金貫緊固件有限公司,併入駐了當地的緊固件工業園區。現在公司有近80個就業崗位,包含網絡銷售、生產加工、後勤等。“前兩年公司還增加了生產線,主要生產預埋件產品,用於公路、鐵路、5G信號塔、高壓電網配套、風力發電等設施建設。外貿訂單也在做,但國內現金流轉更順暢,所以我們主攻方向是國內市場。”對於未來的發展,趙成剛很有信心。 在河北鋪社區,像趙成剛一樣靠緊固件致富的人有很多。該社區副主任趙英軍介紹,社區共有1406户、4930口人,2018年整個社區經濟總收入達59.8億元。社區共有大小企業400餘家,商店門市1000餘個,在外地經銷緊固件的門市有400餘家,全村90%以上勞動力從事緊固件行業。從最早的烘爐加工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生產,目前該社區已成為全國性集散地,緊固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,這也帶動了運輸、通信、電力、包裝材料、餐飲等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。目前,該社區外來暫住人口2萬多人,日客商流量近10萬人,帶動當地逾30多萬人從事緊固件生產和銷售。 經濟發展,帶來的是環境的改善。近年來,河北鋪社區圍繞緊固件主導產業和當地進士府文化,按照“淨、綠、富”的總要求,確立了“改善社區環境,提升文化品位,促進產業發展”的建設思路,累計投資近1400餘萬元,先後實施了植樹綠化、牆面改造、建設跨街牌坊、增設仿古路燈、建設廣場遊園、整改電力通信線路、恢復古戲樓、打造文化宣傳牆、規範便民蔬菜市場等系列工程,大大提升了整體面貌。如今的河北鋪社區正大踏步走向富裕、文明、幸福之路。 (來源:河北新聞網,河北日報記者喬賓娟 通訊員趙明) 2020/11/17 9:27:00 | 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
|